Search

私信有点多,无法一一回复,非常抱歉。
昨晚过后,相信很多人也开始科普这病症,我也不多提它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私信有点多,无法一一回复,非常抱歉。
昨晚过后,相信很多人也开始科普这病症,我也不多提它的症状了。

医生说,全球统计100人中有1-3人患有躁郁症,属于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,必须靠药物控制病情。

我心平气和地跟医生说起过去过去几年日益显着的症状,医生哦哦哦地边听边敲打键盘。

“这个我觉得你是bipolar disorder 2的状况"

“嗯,不是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?"

"Bpd的性格问题,患者是不自知的。当清醒自己有问题后来找医生,我们才能把它归类为depression/bipolar/ptsd/schizophrenia然后对症下药”

"哦”

好咯,真的有问题了。难怪以前一直会这样那样。
好咯,以后这病症就会跟着我一辈子。
好咯,以后就要变成药罐子了。

必须接受自己身上这部分已经发生了很严重的残缺,乖乖配合疗程。也不是自己要的结果,但没办法,努力过了,它始终还是发生了。

或许,这几年精神疾病被部分外媒裹着厚厚的糖衣,好像也没那么可怕,但它其实很不堪。它把我们身上的优点变到小得看不见,把我们本来那一丁点的缺点放得很大很大,大得压垮我们的世界。

好吧不玩了。我认输了。吃药就吃药吧。
无谓的折腾很累人。

想要成为个理想的人一个温柔的人,可是在每天太阳初升那一刻,病魔把你的激情杀光。

接受自己的残缺,也是保护自己和保护挚爱的方式,那是最后一个方式了。

好些网友私信关于本身或身边家人的同样病症,就如我所料,我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它。

“病发症多在24岁开始出现。但很多人到了晚期才察觉到自己不对劲,所以很多过来的人都是上了点年纪的”医生说。

不想未来十年再多做无谓的挣扎

这些年每天醒来我看到世界很美好,但是我的心却感受不到失去了知觉。原来快乐对一些人来说是可以很奢侈。

很期待再次感受到,外面世界起伏的的温度,融入这短暂一生可以被赋予的精彩,期待得在我被确诊的那个晚上兴奋得失眠。

Happy healing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A Malaysian freelance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since year 2011. Started up as a backpacker and frequently travel around West Asia & Middle East.
View all posts